辽宁(营口)沿海产业基地成立沿海产业基地化工园区应急救援队伍政策解读
一、出台的背景和依据
辽宁(营口)沿海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区聚集了大量化工企业,生产过程中涉及危险化学品储运、高温高压作业等高风险环节,存在火灾、爆炸、泄漏等潜在事故隐患。近年来,国内化工园区安全事故频发,暴露出企业自救能力不足、专业救援力量薄弱等问题。为提升园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,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、财产损失及环境风险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、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、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》、《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》等法律法规,沿海产业基地安全生产委员会结合园区实际需求,决定成立一支专业化、常备化的应急救援队伍。
二、主要内容
(一)队伍组建与定位
1.组成单位:由国盛大街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为核心组建,依托其专业救援经验与装备优势,确保队伍的专业性和战斗力。
2.管理主体:由沿海产业基地消防救援大队统一管理、调度,实现与园区管委会的协同联动。
(二)适用范围
针对园区内因化学品泄漏、爆炸、火灾等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、经济损失及环境危害的突发事件。
(三)职责任务
1.快速响应:接到指令后迅速抵达现场,开展灾情侦察与风险评估。
2.科学处置:根据事故类型(如化学品性质、扩散范围)制定针对性救援方案,实施灭火、堵漏、人员搜救等行动。
3.协同保障:配合企业自救、疏散人员,提供资源调配与后勤支持,协助后续环境清理与危废处理。
(四)工作原则
1. 统一指挥:救援行动由管委会及消防救援大队集中指挥,避免多头管理。
2. 自救优先:事故初期以企业自救为主,控制事态扩大。
3. 安全第一:确保救援人员安全,严防次生灾害。
(五)队伍结构
附件列明26名队员名单,涵盖指挥员、班长、驾驶员、安全员等岗位,形成职责明确、分工协作的救援体系。
三、实施保障
(一)组织保障
1.管理体系:消防救援大队负责日常训练、装备维护及任务调度,确保队伍24小时备勤。
2.联动机制:与园区管委会、企业应急预案无缝衔接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优化协作流程。
(二)能力保障
1.专业培训:定期开展危化品处置、特种设备操作、医疗急救等专项技能培训。
2.实战演练:每季度组织1次跨部门联合演练,模拟复杂场景提升协同作战能力。
(三)资源保障
1.装备配置:配备防化服、堵漏工具、气体检测仪等专业设备,满足多样化救援需求。
2.物资储备:在园区内设立应急物资库,储备灭火剂、吸附材料、防护装备等物资。
(四)监督考核
1.绩效评估:管委会每半年对队伍响应速度、处置效果进行考核,结果纳入消防系统年度评优。
2.责任追究:对救援过程中因失职导致损失扩大的行为,依法依规追责。